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节(1 / 2)





  还有,阿婆店里的红枣水应该卖得也不错,她这次回去是不是也得再挖点老姜?还有油醋汁,也得调了,要不然明天阿婆店里的就该不用用了吧!

  最后还有菜园子没除草呢!

  于小寒想到这里就头疼,灵泉水虽然对蔬菜很有用,可对野草也同样有用啊!一想起灵泉水会让野草疯涨,她就头疼,难道到时候种调料她得每天回来锄一次草吗?种庄稼也没有怎么勤快的除草啊!

  至于除草剂,于小寒想都没想,直接把它排除再外的。

  正烦恼着,到康店了,于小寒下车,走在路上,正好遇到了背着锄头下地干活儿的胖婶儿。

  “小寒回来啦!”

  “嗯!婶子下地干活儿啊!”于小寒也打了声招呼。

  要是说起来,其实于小寒自小在康店过得还不错,虽说从小背上了个克亲的名头,可都是迷信的人嚷嚷的,面上也从不乱说,最多听了家里大人嚼舌的孩子欺负欺负于小寒。

  可于小寒小时候有三爷护着,又有那么多的玩具加持,基本上也算不得受委屈,现在长大了,学习也好,村里好多家长都拿她当榜样,见面了笑呵呵的。

  除了去年她母亲去世后村里又有流言说她克亲的,但也是两三天就过了,迷信的那部分人怕被克轻易不近她身,也不跟她说话,更没绊子了,不迷信的人小时候还观望观望,现在也不拿那些当回事了。

  还有些心好的,心疼于小寒失父又丧母的,于母的后事很多都是她们张罗着办的,于小寒心里也很感谢她们。

  其中胖婶儿就是一个。

  “小寒今年家里要出好事儿啊!”胖婶见了于小寒笑眯眯地。

  “啊?”于小寒不解。

  “我家那臭小子说你家后院好像有喜鹊,咱们村多久没见鸟啦,几年没见着了,突然一见还在你家,今年你家的桂花树不是还哄哄的开那么好么?估计你要转身运啦!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
  新文《身揣空间发家致富》已经开文啦,求收藏

  第17章 救了一条来历不一般的

  乡下向来农谚多、规矩多, 有些很科学,有些又摸不着门儿,可他们却不承认这是迷信, 比如说燕子在哪户家里做窝, 就代表着这户人家家和兴旺,有喜鹊进了哪家,就代表着哪家有喜事儿将近了。

  “要婶子说啊,小寒你要是在学校碰到了好的, 就赶紧抓住!”胖婶儿一手握拳, 做了个抓的动作,道:“现在的好孩子不多了, 能抓住一个是一个!”

  于小寒仔细想了想,自己最近在学校也没跟哪个男生走得近啊!她又忽得一笑,胖婶儿向来迷信, 她怎么也跟胖婶儿学了, 只笑了笑,没好意思说话。

  “可别不好意思啊,到时候错过了, 后悔都来不及!”胖婶儿又道。

  “好啦好啦!我知道啦!”于小寒笑笑,跟胖婶儿挥挥手。

  胖婶儿是康连生的远亲侄女儿,嫁到康店来的,康连生很照顾她, 导致她在家里也挺强势的, 虽说人有些迷信,但对于小寒的心疼却也是打心眼儿里的。

  听说她小时候过冬的衣服的有一件棉袄, 就是胖婶从她穿旧了的棉袄里拆下来给她做的。

  农村里给小孩儿做贴身穿的布一般都是棉的,最好还是人家穿几年, 穿过的,越旧越好。因为旧的衣服穿久了,面部被身体磨蹭得多了,就特别软和,刚好合适小孩儿娇嫩的皮肤。

  这也就是农村的孩子生下来多穿旧衣服、用破旧床单撕成尿布的原因了。

  和胖婶儿挥手告别,于小寒便回到了家,还没进门,就当真听到了院子里隐隐约约传来的鸟叫声,应该还不止一只,叽叽喳喳的声音很清脆,很动听。

  推开门一看,院子里桂花树上果然有一只喜鹊站在树上,看到于小寒开门,先是受惊一般高高得飞了起来,在院子上空盘旋,到处的飞,接着又有一只喜鹊从后院飞了过来,嘴里还叼着一只肥硕的大虫子。

  于小寒一看有虫子,心里一沉,急忙就往后院里去,发现院子里确实有了不少的虫子,可奇怪的是院里的蔬菜虽然也收到了虫子的啃食,但影响却不是很大。

  经过仔细的观察,于小寒才发现原因。

  原来是灵泉水一方面促进了蔬菜的生长,另一方面也使得野草疯长。而后院菜园子地里又没有施用任何的杀虫剂、除草剂,导致野草疯长的同时也招来了不少的虫子。

  菜园子地里当时又是康三爷规划的,他把葱姜蒜韭菜之类气味大的分开在蔬菜的四周种的,说是这样有一点防虫的效果,也确实有一点效果,就这么继续种了十来年。

  之前于小寒在整个菜园地里浇了灵泉水,导致野草疯长,引来了不少的虫子,虫子受不了葱姜蒜韭菜那股子的味儿,就吃野草,相比院子里搬进来的喜鹊就是来吃虫子的吧!

  于小寒瞬间悟了。以前村里种地一般是不施化肥、不打药的,但现在几乎家家户户种地都要施肥打药的,打了药的草被虫子吃,虫子被鸟吃,最后鸟体内毒素积累多了自然就少了,聪明的鸟也学会了不吃庄稼地里的虫子了。

  这才导致这两年村里的鸟越来越少,而现在她家后院又出现了不打除草剂、还肥美的虫子,鸟自然而然就喜欢往她家后院跑了。

  这么一想,于小寒突然觉得自己一路上发愁的问题简直就是浪费时间!

  于小寒在后院菜园地里仔仔细细的逛了一圈,顿时觉得这样也不错,再说她如果真的都种调味料的话,那气味儿都很重的,虫子应该是不吃的,这样野草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了。

  这个问题一解决,于小寒的心情就高兴了不少,哼着小歌儿,回到了前院。

  今晚她要处理的事情很多,不过不着急,一件一件的慢慢来。

  先把灶火烧着,又下了些谷子和玉米,准备晚上吃粥,煮粥时又在加了个咸鸭蛋进去一起煮,最后再炒个韭菜鸡蛋,虽说是一个人的晚饭,但于小寒也是不凑合的。

  主要还是学校食堂的饭太难吃了,菜没有一点菜本身的味道,一股子的生水儿味儿,再加调味料的味儿,于小寒真心觉得,现在的大棚菜没有本地的应季菜好吃。

  可谁让大棚菜生产得快,又不受时间限制呢?

  想着家里没鸡蛋了,她走时口袋里又装了十块钱,打算待会儿回来时到村东头康八叔家里买十块钱的。

  康八叔的媳妇儿就是胖婶儿,两人都很勤劳,包了东面山上的一小片儿地养鸡,现在村里很多不养鸡的想吃鸡蛋的就去他们那里买,他们也都是实在人,要是同村的都不多要,基本上就是两三块钱一斤。

  于小寒看超市鸡蛋都得四块多呢!

  于家有两片地,一片最大的在河滩边上,地不肥,种粮食白费力气收成还不好,前几年于母就种蒲公英了,轻松了不少,但也少赚了一点儿钱。

  另一片儿地也不小,在村东头山底下,这片地同样,也不肥,土也不细,太阳毒、又旱,从山上下雨还经常滚下来小碎石,挨着几家的地都是用来种花生的,于家去年因为于母的事儿,耽搁了时间,后来于小寒去学校上学了,更没时间种地了。

  于小寒先是去河边的地看了看,地才荒几个月,就满是野草了,不过也有去年种的蒲公英在这里重新生长开花的,但是少,于小寒稍微把地里的野草锄了锄,只是实在是望不见头儿,便放弃了去了东山脚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