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6节(1 / 2)





  俩人在屋里腻歪了一会儿,就听见外头赵氏一家的声音。

  林青蕊一撩门帘就看见赵氏跟李铁顺满脸带笑的站在外头,两个妞妞也梳着小苞头穿着干干净净的衣裳站在外头,见他们出来,两个鬼精灵还清脆响亮的说了一连串的吉祥话。

  其实她们是不识字的,可往年里听的多了也就记住了。昨儿夜里,两个小家伙睡不着,蒙着被子凑在一块商量了好久才定下了吉祥话,只等第二天一看到二伯跟二伯娘就说。

  小小的人儿,心里知道谁对她们亲,可除了想着说祝福的话,她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表达自己的心意。

  林青蕊被孩子们贴心的话弄得心头暖暖,伸出手就摸了摸俩人的小脑袋,然后拉了人一块去正屋去。几个人脸上笑容欢快,看着蹦蹦跳跳的孩子,还有一搭无一搭的扯了几句家常。

  进了正屋,王氏已经自个穿了干净衣裳坐在炕上等着了。见几个孩子拜了年,才喜笑颜开的一人递过去一个小红包。里面铜钱不多,可也是她的一番心意。

  大年初一,就是拜年跟串门的时候。加上李铁柱是成亲的头一年,自然免不了去村里大辈那说几句话。

  往年他也不是没去过,只是每次到别人家里,人家都像是防什么一样防着他。有孩子的人家,大人还会把孩子藏进屋里,生怕惹了他发怒会打砸一样。久而久之的,他也就懒得再去串门拜年了。

  几个人拜完年回来时候,已经过了晌午。这一遭,因着有赵氏的提点,加上林青蕊嘴甜,自然得了不少好言好语,还有些讲究的叔伯们给林青蕊这个新媳妇添了红包。所以就连向来对外人没过笑意的李铁柱,面色也非常轻松。

  下午时候,村里的人就开始相互串门子联络感情了。本来以前来李家歇着的大娘们都是冲着王氏的面子,后来分家的事儿惹了不少笑话,就有许多人不来了。

  所以一开始时候,二房跟三房连带着王氏都没指望初一会有人来。

  可谁知道刚过晌午,村里近的远的,还有几家跟李家没什么交情的人都来了。大部分人都是说几句话,就起身走了,也有几个坐着说了些和乐的家常话。

  等到最后,王氏几个才知道,大伙儿是奔着林青蕊来的。原来林家那边做起甜草根生意以后,村里不少跟杨家窑村结了亲的人家都跟着添了不少进项,所以连带着就高看了一眼娶了林家闺女的李家人。

  王氏被人哄得高兴极了,看着在一群人如鱼得水的老二媳妇,再看有了许多人情味,甚至能跟村里几个汉子搭话的老二儿子。她有些复杂的心思也就散了,只余下庆幸。

  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,传说中得理不饶人名声不佳的儿媳妇,竟然是个福星。本来就对林青蕊很满意的王氏,越看她越喜欢,手脚勤快,心善,不仅能管束老二还知冷知热的。

  能把这样的媳妇娶回来,自家那个一点情趣都没有的儿子,当真是得了乖。

  第49章

  想到这里,王氏跟人说着话时候就越发高兴,句句不离儿媳妇的孝顺能干。

  眨眼之间就到了初二,早早的李铁柱跟林青蕊就拿了东西往杨家窑村去了。

  这次再回林家,就发现家里当真是大变样了。院子还是那个院子,屋子里物件都没有改变,只是看着炕上新添置的被褥,还有整洁干净又贴了对联跟福字的屋子,就让人觉得一扫曾经的沉闷,心情舒爽了许多。

  院子里还有些剩下的甜菜根放在墙角,林老汉编的箩筐整整齐齐的叠放在一块,还有林二虎自己打的农具。

  听到闺女跟姑爷的声音,张氏跟林老汉赶紧迎出来,林二虎也高兴的顾不上放下手里的柴禾笑呵呵的跑过来。

  “妹子,妹夫......”林二虎笑呵呵的想挠头,结果一抬手发现怀里还抱着柴禾,憨厚的嘿嘿一笑就不言语了。可脸上的欢喜,是显而易见的。

  赵氏跟林老汉看到闺女跟女婿的模样,哪能不知道小两口的感情是好的?赵氏当娘的心喜,忍不住高兴的红了眼眶,而林老汉当爹的说不出什么煽情的话,更没法像张氏那样拉着闺女仔细看。

  只能认真听着媳妇问自家闺女日子过得怎么样。前些日子听说李家闹了好几处事儿,王氏更是去了好几趟医馆里,他就开始担忧了。

  甚至好几次都忍不住想过去看看,只可惜闺女捎信说没事让他们放心。想着这年头刚成亲,当亲家的就往闺女的婆家去,少不了被人怀疑是去给闺女撑腰或者是出了什么大事儿过不下去的,所以他生生忍住了心里的担忧。

  现在看到闺女稳稳妥妥,气色甚至比在家时候还好,他才放下心来。

  接下来,一家人进了屋聊天。你一言我一语的,也就把家里那些事儿简单说了一下,倒是引得张氏跟林老汉一阵唏嘘。果然娶妻娶贤,这话不假。

  瞧瞧李家大房,秦氏那般作妖,把好好的日子糟蹋成了什么样啊。

  说了一会儿子话,张氏就去准备席面了。现在家里有了余钱,加上李铁柱年前送来的柴火跟肉,今年这个年节林家是过得滋润的很。

  甚至张氏还特地从村里相熟的人家买了两只鸡,就等闺女他们初二回来时候添菜用。

  林青蕊自然不会让张氏一个人忙活,跟林老汉交代了一句,就跟着去了灶房。到了灶房,只剩下娘俩了,张氏才仔细问起那些家务事儿来。

  知道闺女没有被难住,甚至王氏那个糊涂的婆婆也站在她们这边,张氏才彻底放下心来。

  一家人吃了个团圆饭,直到后晌时候小夫妻俩才准备回去了。张氏收拾了不少东西,还把刚宰了剩下的那只鸡给俩人带上了,就当是回的年节礼。

  临出门前,张氏把闺女拽进里屋,小心的从口袋里摸出个小布包打开。

  “青蕊,这里面有二十两银子,是这个月咱们跟镇上杂货铺和县里糖坊结算挣了的。你先拿着,李家那边也不容易,你婆婆少不了汤药,铁柱虽然有打猎的手艺,可大冬天的野物也少。”张氏见闺女想说话,生怕她拒绝,赶紧打断了说道,“家里的营生是长久挣钱的,我跟你爹不缺银子,再说你二哥也能挣钱。”

  林青蕊稍稍一想,若是她准备年后离开村子去镇上,还当真是要准备不少银子。而且听李铁柱说过山里现在值钱的也就是熊跟狼之类的了,那些东西可不是好打的,但凡有一点不注意就是要命的事儿。所以她早就不想让自家男人再去冒险了。

  更何况,这才过年,离开春野物们活跃时候的日子还远着呢,就算是去打猎也只能凭运气,每次还不一定能碰上。这么考虑,光指望李铁柱打猎养活家里,还真有些不现实。

  “闺女,你也别觉得拿娘家的银子好不好的,当爹娘的攒银子还不是为了你们能过得好?”

  见张氏说的坚决,林青蕊只能接了这份情,点着头把放了小银票的小布包收起来。

  “娘,就当是我们借的,等以后挣了钱就还回来。”

  “哎,你这孩子啊。”

  娘俩又说了许多贴心话,这才出了屋子。

  目送着小两口走远,张氏跟林老汉还舍不得回去。

  过了初三,一般也就没什么事儿了。 原本在屋里跟自家媳妇腻歪的李铁柱,却被里正家孙子叫了去。同去的自然还有李铁顺跟李铁栓俩人。

  林青蕊估摸着是卖地卖粮食的事儿有了着落,倒也没有着急。不过正在她歪着身子给李铁柱缝补袖子时候,赵氏掀开门帘推门进来了,手里还端着针线笸子,看来也是准备做活呢。

  “二嫂,二哥也被里正叫了去吗?”

  林青蕊见人进来,赶紧往边上挪了挪,招呼着赵氏上炕,又扯开个压风被子给她盖在腿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