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64章(1 / 2)





  王素和李平知道拓跋演来洛阳是为了看甚么,将已经画好的图纸准备好,等着天子前来过目。

  王素等着做出一番成绩给北朝皇帝看,好有给家中父兄报仇的那一日。

  帝后在路上没有做过多的停留,一路直接就向洛阳而来。

  萧妙音这几日在路上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便,毕竟这会交通不便,就是御道马车跑起来也是灰尘满天飞,路上洒了水都不管用。

  还别说北地水资源匮乏,用水都是问题,虽然说缺谁都不会缺她和拓跋演的,但是萧妙音觉得实在没必要为了那么点水就把折腾人。

  这一层压一层的,她要的不郭石那么一点,传到下面说不定都走样了。所以这一路萧妙音还是压着自己。夜里都不肯和拓跋演有太亲密的事。

  “到了洛阳就好了。”萧妙音在车辇中,对着秦女官道。

  “是啊。”秦女官路上和萧妙音一样也是受了一些苦的。总不可能过的比皇后还要舒服逍遥。

  当秦女官来说到了洛阳,顿时萧妙音觉得浑身都轻松了。

  “洛阳比起平城,位置要偏南,而且靠近南朝,水也多些。”萧妙音点头道。

  拓跋演事先就让人和洛阳的刺史说了,不必太过张扬,结果车辇入城的时候,该有的场面还是做到了。

  肃清街道,刺史带着手下的官员出来迎接。

  萧妙音在车里对外头的那些场面没多大的兴趣,她入城了想着的就是能够痛痛快快的洗个澡。

  这么些天,她只是擦一擦,浑身上下恨不得都塞进热水里了。

  洛阳的气候果然是要比平城里要好,平城冷不说还干,洛阳自然是比不得江南水乡那么湿润,但是比起平城来还是要好上许多。

  吸上一口气,肺部都觉得舒服。

  萧妙音到了暂时居住的所谓“行宫”,首先就让人准备热汤,火烧火燎就过去了。

  拓跋演事先说不必扰民,也不必过多的花费,但是刺史哪里敢把这句话当真?若是出了纰漏,天子大怒将人给贬谪到边鄙之地,都让人没话说。

  所以萧妙音见到那一桶散发着蔷薇水味道的热汤,都不算甚么了。

  拓跋演到了洛阳,首先让萧妙音去休息,自己则召见了李冲和王素。

  “迁都之事,朕心意已决,诸公洛阳之事办的如何了?”拓跋演见着他们来,立刻就道。

  他已经安排好人手,就算到时候那些鲜卑贵族不乐意,他也要逼着那些人南迁。不下狠的,这群人就不会听话!

  “陛下嘱托之事,臣从未敢忘。”说着王素就将手中的图纸奉上。

  毛奇见状,立即将王素手里的图纸接过来递给拓跋演。

  琅琊王氏人才辈出,族中虽然有昏庸之辈,但也有真本事的。有人曾担任大匠造,修缮皇宫。所以王素对拓跋演吩咐下来的事,没有觉得半点吃力。尤其典籍乃是士族的擅长之处。

  拓跋演仔仔细细将图纸看完,他对宫殿堪舆并不是很懂,但也看得出来这里头王素花费了不少心血,做的也十分的用心。

  “不愧是大家子弟。”拓跋演看完之后,点头赞叹。

  “新宫室的建造,是在汉魏旧址之上。”李平道,“规制也是一样的。、”

  拓跋演迁都洛阳,一来是为了让那些鲜卑贵族远离他们的势力,也是有向天下宣告北朝的正统地位。毕竟南朝一直将北朝看做是索虏,很看不起。

  “甚好。”拓跋演嘴角露出笑容,“正是要如此,洛阳位于天下之中,可以说是正统所在,迁都于此,不管是牵制南朝,还是其他都再适合不过。”

  “陛下,朝中……”李平到底还是几的尚书右仆射,尚书右仆射这个位置,不管是南朝还是北朝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对于莫那缕,李平还是知道这位的本事。他心里很难不对这位同僚有顾虑。

  “李公不必对此有疑虑。”拓跋演见状一笑,“朕都已经安排妥当。”

  “最近朝廷也要对南用兵。”拓跋演看向王素,“到时有劳王公。”

  “多谢陛下!”王素心中狂喜,自小的教养不允许让他将甚么都摆在脸上,但是他的声调不禁颤抖起来,对着拓跋演一礼行下。

  只要魏帝肯让他带兵南下,那么复仇就有希望了!

  “朕和王卿,也是吴王和子胥啊。”拓跋演看着王素感叹。

  王素垂头,“不敢辜负陛下厚望!”

  拓跋演含笑颔首。

  **

  拓跋演打算过几日就游历汉魏皇宫的旧址,当然他并不是一个人,萧妙音也要一同前往。

  他此刻意气风发,自然是要萧妙音一起来见证。萧妙音当然没有可能不来,只是她和拓跋演兴冲冲的到了汉魏宫殿旧址,看到的就是一片荒芜,别说宫殿的废墟了,看到的就是一片片的杂草堆。

  只有那么连绵的高耸之处,向世人昭示着,这里当年也曾经是一处宫殿的台基。

  萧妙音由宫人搀扶着下来,看到这么一片荒凉,心中感叹,“当年如何辉煌,如今却只能寻找到当年的一点痕迹了。”

  “……”拓跋演满眼触及这长满杂草的山坡,若不是事先知道,他恐怕也以为这只是几处荒山。

  “不过,这里很快就要展现当年的风采了。”拓跋演亲自扶住萧妙音的手臂道,“我将洛阳宫殿选在了这里。这里虽然荒芜,但是原本就是天子紫宫所在,建造起来不仅仅有旧例可循,而且也名正言顺。”

  萧妙音听到拓跋演这话,转过头,“其实我觉得,正统是否倒是和兵力有关。”

  谁拳头大,那么谁就有话语权,她看的那些史书都是这样,只不过身上都披着一层温情脉脉的皮而已。她可没见过哪个是靠道德上位的,就是王莽也不是。

  士族一开始十分的牛气冲天,王与马共天下,还是因为王家的人手里有兵权,皇帝也拿王家无可奈何。可是如今南朝士族没落,皇帝砍那些士族也是砍瓜切菜一样的。